人物名片:
张林,1985年出生,籍贯江西上饶,新宁波人,创一代。宁波市鄞州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委
员,浙江大学铂睿商学院客座教授,浙江艺羽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。
项目亮点
首创人力资源服务+精益生产模式,以精益生产为核心原动力,推动企业自身潜力开发,为企业
寻求在新常态下,生产品质,自身潜能,品牌效应等多重增值的方向性和实施方法;借力IT软件
提供新型人力资源服务,提高连锁商贸业用工效益。
创业故事
人力资源服务业连续创业者——初见面时,张林这样作了自我介绍。
在成为艺羽总裁之前,他的身份是拥有30多个分公司、年产值上亿元的宁波杰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。
农村孩子、中专未毕业到大城市打拼的推销员、开店亏空的私营业主……这也是张林,是他在创业未成功前的标签。
张林小学时就收过破烂、卖过冰棍,以此来补贴家用。2002年,离中专毕业还有一年,张林交了中介费远赴广东打工,
不尽人意。
一个月后,再次出门的张林选择了浙江,成为一家日用品公司推销员。就业之初,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,身边的同事来了又去,
张林却咬牙坚持了下来。
18岁那年,他成为了分公司负责人。
2004年年底,眼见推销行业不景气,张林转战宁波轻纺城,开起了针织精品店。因经验不足,不到半年,爸妈给的积蓄和之前打
工赚来的钱全部亏了进去。
在张林还在设法挽救时,一场重大车祸突然而至。如今,他的额头上一条蜿蜒至头发深处的疤,还诉说着当初车祸的惨烈。双重打
击下,张林出乎众人意料,不仅没有倒下,还找到了新的努力方向——投身人力资源服务行业。
“我所遭遇的坎坷,很大原因是没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,我要做些什么,帮助年轻人顺利就业。”没有人
脉、没有资金、没有资源,但张林有强大的行动力,身体刚恢复,他就将病床上的想法付诸了行动。
将省外高校毕业生输送至有需求的企业中去,张林要当其中的牵线者。于是,他奔走于我市各类企业,以最诚恳的态度收集就业信
息;再坐着绿皮火车到河南、安徽等高校,去宣讲、谈合作。每次,为了省旅馆费,他都买晚上出发的车票。
2009年年底,张林和朋友一起创办了杰博。当时,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竞争相当激烈,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如何快速打响品牌?
团队决定破釜沉舟,以“空间换时间”,在最短时间内铺开成立分公司。在没有任何品牌优势和团队支持的情况下,张林只身前往重
庆筹建公司。经过攻坚克难,杰博重庆公司已稳稳扎根当地市场,跻身十强。同时,杰博重庆公司也成为除宁波总部之外业绩贡献最
大、员工团队最健全的分公司。
此外,张林还在公司不断发展的进程中,主导或参与筹建了中山、杭州、成都、厦门、深圳、广州、长沙等分公司。
目前,杰博在浙江省已基本实现全覆盖,并涉足长三角、珠三角、西南地区,正准备进军东北地区,公司年度派遣量达50万人次,连
续三年荣获“宁波市服务业百强企业”称号。近年来,杰博的业绩始终保持着30%的增速,去年底,年产值已达数亿元。
在分享了共同创业的成功后,张林又给自己设定了更大的挑战——独立创业。
于是,今年年初,他创建了艺羽股份,一家“量身”为制造业和新零售业提供专业人力资源服务的企业——浙江艺羽人力资源
股份有限公司。
张林坦言,宁波作为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城市,民营经济发达,制造企业众多,但不少民营制造企业正遭遇发展瓶颈,这其中就有商
机。“可以用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中国制造、服务中国创造、服务中国现代服务业。” 张林说,其新成立的公司与日本精益生产改善团
(丰田生产方式专家)达成合作,致力于帮助这些企业转型升级。
眼下,艺羽股份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场地正在装修。预计到9月底,这个模拟日本丰田生产车间的精益道场将亮相。这是个面向企业基层
领导的培训中心,除了辅导岗位业务知识和岗位职责知识外,还将通过解决现场问题的过程来提高其实战水平。
31岁的张林,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是位成功人士。但年少离家,一直以奔跑的速度奋斗了15年,中间走了多少弯路、碰了多少钉子、吃了多
少苦头,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“最落魄的时候,有5年没回家过年。”
张林怕自己的状态让父母担心,甚至车祸住院期间也没让家人知晓,多少个除夕团聚的日子、生病需要被人照顾的日子,他都独自熬了过来。
“人的一生磕磕碰碰在所难免,有时候艰难挫折也是财富。”张林说,做人要乐观、自信、坚强,要有想法,更要付诸行动。
(来源:《鄞州日报》、鄞响;
记者:谢莹萍、通讯员:董自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