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读完作者余华的《活着》时,觉得很沉重,沉重中又带有伤感。
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位老人用平常心诉说着自己跌宕伏的一生。从家喻户晓的败家阔少,到一文不值的穷光蛋,再到至亲至爱相继悲惨地离世,最后活着的只有他和一头老牛。
这部作品让我看到的除了老人的一生外,还让我懂得:
有过,贵在知错能改;
曲终人散,再难也要活下去。
我曾经这样问过自己:怎样才能活得更有意义?
刚步入社会脱离父母管制之后,觉得一切都很新鲜,很有趣,也很美妙。白天规规矩矩上班,晚上三五几个好友唱K撸串。那时候,没有任何烦恼,没有任何压力,只管当下,只要过得开心,那就是有意义的。
经过几年社会的消磨,有了危机感,也有了生活的压力,那时候觉得,一定要有过硬的技艺,才能追求到自己想要的生活。所以,拼命地为理想生活而奋斗。
后来追逐累了,想放慢脚步,又觉得到了这个年纪需要修身养性,升华自己。所以,又开始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。
看过这部作品之后我才明白:
生活本就是平淡的,这种平淡不是无聊无趣,而是在面对每个人生阶段的时候,有认真地努力地去追求和付出,这个过程就是有意义的。
我们还要懂得像故事中的老人那样,用一颗平常心面对人生中的”得与失”,只有勇敢地面对了,生命才会有意义。